對于新手家長來說,經常會搞不清楚寶寶吃飽沒,也不知道寶寶為什么哭,這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。母乳喂養和奶粉喂養不一樣,奶粉喂養的寶寶很容易吃多了,新手媽媽也不懂得寶寶到底吃飽沒,如果寶寶長期喝奶量不足,會影響體重的增長。有媽媽們問,寶寶剛喝完奶一個小時過后,嘴巴老是舔來舔去,不知道是不是沒吃飽,怎么看寶寶吃飽沒呢?
一、怎樣準確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了?
第一個月的寶寶,每天除了吃就是睡,每天喝奶的次數很多,所以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了?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:
1、聽新生兒吃奶時下咽的聲音,是否每吸吮2-3次,就可以咽下一大口。
2、看新生兒吃完奶后是否有滿足感,是否能安靜睡30分鐘以上。
3、看新生兒的大便是否為金黃色糊狀,排便次數是否有2-6次/天
4、看新生兒排尿的次數,是否達6次/天。
5、看新生兒的體重增長情況,是否增長30-50克/天,是否第一個月體重增長600-1000克。
如果以上標準不能達到,就說明寶寶沒有吃飽,需要及時找到原因,否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。
二、寶寶吃多少才合適?
每一個寶寶的情況都不同,喂養量也不是一致的,以下是寶寶胃容量的變化,不同月齡的寶寶,需求量也是不同的:
出生第一天
很多媽媽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,奶量都會偏少,不少人會覺得奶水太少,需要趕緊催奶、下奶,其實并不是這樣的,這時候寶寶的胃容量只有5-7毫升,所以初乳完全足夠寶寶所需。
出生第二天
寶寶的胃容量大概10-13毫升,這時候容量只有彈珠大小。
出生第三天
寶寶的胃容量達到22-27毫升,胃容量相當于兵乒球大小。
出生第四天
寶寶的胃容量達到36-46毫升,胃容量相當于兵乒球大小。
出生第五~六天
寶寶的胃容量達到46-57毫升,胃容量跟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。
出生第7天-6個月
寶寶的胃容量有60-90毫升,有些寶寶胃口比較小喝60毫升,有的寶寶喝90毫升,這都是正常的。